第146章 后燕北魏联手灭西燕一(3 / 3)

粒,那坚定的姿态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百燕会的密探传回消息,西燕粮库的密道在漳水下游的石窟,守将正是张武,他身边有三百亲兵,都是当年慕容冲的旧部,个个凶狠残暴,手段毒辣。”

林婉清也跟着行礼,碎影剑的剑柄在袖中仿佛烧红的烙铁般烫,她能清晰地感觉到父亲的血书紧紧贴着肋骨,如同一块滚烫的烙铁,时刻提醒着她复仇的使命。

“属下请求带一队死士,去烧了西燕的粮库,为林家三百七十三口冤魂报仇雪恨!”

她的声音坚定而决绝,仿佛从九幽地狱传来,带着无尽的寒意。

慕容垂看着她鬓角不知何时出现的白,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忽然想起十六年前的麦积山。

那时林浩还意气风,满怀希望地捧着《农桑策》求见,言辞恳切地说“林家愿为慕容氏守关中粮道”

,言辞间满是对慕容氏的忠诚与期待。

可如今,他的女儿却要亲手烧了仇人的粮库,命运的轨迹如此曲折,让人唏嘘不已。

“准了。”

他神色凝重,从腰间解下半块玉佩,用力扔给慕容轩,玉佩撞在寒川剑上,出清脆的响声,如同清脆的警钟,“拿着这个,见玉佩如见我——但记住,一定要看好婉清,别让她因仇恨而杀红了眼,慕容永的命,我要亲自来取,让他为慕容氏的罪孽付出代价!”

雁门关的烽火台上,狂风呼啸,卷着沙砾如无数细小的刀子,狠狠打在拓跋珪年轻坚毅的面庞和他的羊皮袄上。

此时的拓跋珪正值年少,却已展现出越年龄的沉稳与野心。

他正专注地用狼毫笔在《北伐策》上添字,羊皮卷被风猛烈地掀得哗哗响,可他却稳稳地握着笔,那“先取山西,再图河北”

八个字力透纸背,墨汁透过三层纸,几乎要滴下来,彰显着他称霸天下的勃勃野心。

“主上,后燕的使者来了,说慕容垂让您‘尽管放心打西燕的北境’,还赐了块狼头符。”

亲卫小心翼翼地捧着个锦盒,符身的“燕魏共伐”

四个字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金光,仿佛在诱惑着什么,又似隐藏着无尽的阴谋。

拓跋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慕容垂这是想利用我。”

他虽年少,却心思敏锐,一眼看穿慕容垂的意图。

他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仿佛已看到未来的战局,“告诉慕容垂,我这就带铁骑去‘助战’。”

他心中明白,这是拓展势力的好机会,同时也警惕着慕容垂的算计,“让他备好山西的地图,我倒要看看,这天下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亲卫刚要转身离去,又被他急切地叫住:“等等。”

拓跋珪目光如鹰,望向太行山脉的方向,那里的云低沉得仿佛要压下来,如同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让暗卫盯紧那个林婉清。

麦积山的血海深仇能让她变成一把无比锋利的刀,既能刺向西燕,也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变成捅向后燕的刀——我等着捡这把刀,说不定将来在这乱世争斗中,会有大用。”

此时的拓跋珪虽年少,却深知在这乱世中,每一个细节和人物都可能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

长子城的太庙,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檀香混着霉味,呛得慕容永剧烈咳嗽起来,仿佛要把心肺都咳出来。

他失魂落魄地跪在慕容儁的神像前,眼神空洞地看着神像剥落的金漆,露出底下腐朽的木胎,那模样像极了他如今摇摇欲坠的处境——空有慕容氏的尊贵外壳,内里却早被连年征战蛀蚀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案上的青铜爵里盛着劣质的米酒,酒液浑浊不堪,映出他眼底那布满血丝的红,那是无尽的疲惫与绝望交织的颜色。

“主上,后燕的先锋已经如潮水般杀到了城下,拓跋珪的骑兵更是如恶狼般堵住了北城门!”

内侍连滚带爬地冲进来,手里的战报被汗水浸透,字迹都晕开了,仿佛在预示着西燕即将覆灭的命运,“百燕会的人不知何时偷偷潜入,一把火烧了南粮仓,将士们已经两天没吃饭了,饿得头晕眼花,城西的守军见势不妙,开始偷偷往城外逃窜,军心大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