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情愿地说,“你驳倒了我的第一个理论。不过你还是没有说服我。”
他在房间里急匆匆地转了几个圈,然后才又开始说话。奥尔维隆耐心地等着。他了解他的朋友那种近乎直觉的能力。当纯粹的逻辑似乎不够用时,他往往有能力解决问题。
然后,鲁贡又开始慢慢地说话了。
“你觉得这个假设怎么样?”他说,“会不会我们完全低估了这些人?奥洛斯壮就低估过他们一次了——他认为他们不可能穿越太空,因为他们知道无线电才只有两个世纪。汉苏尔二号告诉我的。嗯,奥洛斯壮完全错了。也许我们都错了。我已经看过了克拉滕从发射机带回的材料。他没觉得自己的发现有什么不得了,但是相对于那么短的时间,那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那个发射站里的一些装置来自几千年前的文明。奥尔维隆,我们能顺着波束看看它指向哪里吗?”
<!--PAGE 16--> 奥尔维隆整整一分钟没说话。他其实已经在期待有人问出这个问题了,然而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主发电机完全失灵了,尝试修复根本没有意义。不过还是有电力可用,只要有电力,任何事情都能够及时完成。这意味着他们要有许多见招拆招的操作,以及一些困难的机动,因为飞船仍然保持着巨大的初始速度。是的,这是可以做到的,既然这次任务失败已经造成了一些反应,这样做可以防止船员们变得更加沮丧。最近的重型修理船在三个星期内无法抵达,这条消息也重挫了大家的士气。
工程师们像往常一样大吵大闹。然后像往常一样,他们在一半的时间内完成了他们认为绝对做不到的工作。经过好几个小时,大船开始非常缓慢地放弃主驱动器花了同样时间赋予它的速度。沿着一条半径达数百万英里的巨大曲线,S9000改变了它的航向,恒星场围绕着它改换了模样。
整个机动花了三天时间,但是在这三天结束时,飞船正沿着一条与曾经来自地球的波束平行的航线艰难前进。他们朝着一片虚空进发,曾经是太阳的炽热球体在他们身后慢慢地缩小。按照星际飞行的标准,他们几乎是一动不动。
鲁贡在他的仪器前紧张地工作了几个小时,朝着深远的空间发射他的探测器波束。毫无疑问,前方许多光年之内肯定没有行星。奥尔维隆不时来看他,他的回答总是“没什么可报告的”。在大约五分之一的时间里,鲁贡的直觉让他非常失望。他开始怀疑这是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直到一个星期后,质量探测器的针头才在刻度盘的尽头微弱地颤动起来。不过鲁贡什么也没说,甚至没有向船长提及。他一直等到自己确定了,然后继续等,直到连短程扫描仪都开始有了反应,并在显示屏上构建出第一批微弱的图像。他仍然耐心地等待着,直到他能解读那些图像。这时候他明白了,自己最疯狂的想象也比不上事实,他把同事们叫进了控制室。
屏幕上的画面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望无际的星海,数不尽的骄阳排布到宇宙的极限。在屏幕中央附近,远方的一团星云仿若迷雾,眼睛很难分辨。
鲁贡增加了放大倍率。群星冲出了视域。小星云膨胀到充满了屏幕,然后它就不再是一个星云了。看到面前的景象,所有的人都惊讶地倒吸了一口气。
横跨不知多少里格的空间中,成千上万条细小的光束排成了巨大的三维阵列,严整之状堪比行进中的军队。它们行进得很快,整个巨大的阵仗却能保持着不变的形状,仿佛一个单体。在奥尔维隆及其同伴们的注视下,那个队形开始移出屏幕,鲁贡不得不重新调整控制。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鲁贡开始说话。
<!--PAGE 17--> “这就是那个种族。”他轻声说,“两个世纪之前才刚刚知道无线电的那个种族——我们本以为爬进了星球中心去迎接灭亡的那个种族。我在尽可能高的放大倍率下检查了这些图像。
“那是有史以来被记录下的最宏大的舰队。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艘比我们这艘更大的飞船。当然,它们是非常原始的——诸位在屏幕上看到的是它们的火箭喷射的焰流。是的,他们敢于用火箭跨越星际空间!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他们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到达最近的恒星。整个种族全体踏上这段旅程,一定是希望他们若干世代之后的子孙能够完成它。
“要想领悟他们的成就,想一想我们经过了多少岁月才征服了太空,以及为了抵达其他恒星,我们耗费的更长时间。就算是面临灭绝的威胁,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些吗?记住,这是宇宙中最年轻的文明。四十万年前,它甚至还不存在。再过一百万年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一小时后,奥洛斯壮离开了受损的母船,去与前方的庞大舰队建立联系。当小小的流线型飞船消失在繁星当中,奥尔维隆转向他的朋友,说了一句让鲁贡在未来的岁月里经常想起的话。
“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样子?”他若有所思地说,“他们会不会只是出色的工程师,却没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