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首次发表于《幻想》(Fantasy),作者笔名为“查尔斯·威利斯”

收录于《阿瑟·克拉克最佳作品集,1937年—1955年》

沃尔特·吉林斯,《幻想》的编辑,同时也是英国第一本科幻杂志《奇妙故事》(Tales of Wonder)的编辑。更重要的是,我第一台打字机就是他送的,当时我坐着一辆伦敦公交车从他位于伊尔福德的家中带回了我的家。他还是我遇到的编辑当中,唯一会以“故事对他来说太优秀,他的竞争对手会给出更高稿酬”为由拒稿的。

“宇宙中大部分物质的温度都很高,以至于没有任何化合物存在,原子本身除了内部的电子屏障,其他的电子都被剥离了。只有在那些被称为行星的极其罕见的天体上,才能存在人们熟悉的元素和它们的组合,而在更加罕见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被称为生命的现象。”

——几乎所有二十世纪初的天文学书籍

风暴还在上升。他早已不再与之抗争,尽管上升的气流正在将他带入比他日常所在的层级高出万里的苦寒区域。他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根本就不应该进入扰动区域,但是斑点发展得那么迅速,现在已经没有机会逃脱了。时速百万英里的风在从深层爬升的过程中攫取了他,正沿着它在光球上撕开的巨大通道——大到足以吞噬一百个世界的通道——把他携向上方。

环境非常寒冷。在他的周围,碳蒸气正凝结成一团炽热的尘埃,又被狂风迅速撕开。这是他从来没有遇见过的事情,但这些短命的固体物质颗粒在他的身体里呼啸而过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感觉。现在,它们不过是远在下方的发光条带,狂暴的运动早已化作轻柔的**漾。

他已经抵达了一个真正巨大的高度,而速度没有丝毫降低的迹象。地平线几乎远在五万英里之外,整个大斑点在下方清晰可见。虽然他没有眼睛或者其他视觉器官,但穿过他身体的辐射模式构建出一幅巨大的伤口,太阳的生命正通过那里向太空中流逝。从一侧边缘伸出一条长长的火舌,冒着垂直扫过的劲风形成了一座没有完全成型的桥梁。几个小时后,它如果还能存在,就可能横跨深渊,将斑点一分为二。碎片会飘散开来,淹没在光球的火焰当中,很快,这个伟大的球体将再次白璧无瑕。

太阳还在后退,他缓慢而昏沉的意识渐渐明白,他再也回不去了。将他抛入太空的喷发并没有给他足够永远逃离的速度,但是第二股巨力开始发挥其威力。他一生都在遭受太阳辐射来自四面八方的狂轰滥炸。现在不再是这样了。太阳已经远远地躺在身体由比空气还要纤薄的离子云构成,正在迅速地落入外部的黑暗之中。

现在,太阳是在遥远的后方一枚不断缩小的火球,而大斑点不过是其圆盘中心附近的一块黑色污迹。前方是一片黑暗,密实无隙,因为他的感官太过粗陋,根本察觉不到微弱的星光,还有圆形轨道上的幽暗行星。他所能感知的唯一的光源正在远去。为了节省能量,他拼命地将身体聚拢成一个紧密的球形云团。现在他的密度几乎和空气一样大,但是亿万颗构成他的离子之间静电排斥力太大,无法进一步集中。等到他的力量终于弱下来,它们就会消散在太空中,他的存在将留不下丝毫痕迹。

他一直没有感觉到前方远远传来的引力,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速度变化。但是此时此刻,自己正在接近磁场的第一个微弱迹象传到他的意识中,令它懒洋洋地运转起来。他努力将自己的感觉伸向黑暗,然而对一个以太阳光球为家的生物来说,所有其他天体都太暗了,它们的光甚至要增强几十亿倍才能勉强被看到。他正在坠入的那个稳步变强的场是一个谜,是他原始的心智无法理解的。

大气层脆弱的外围边缘遏制了他的速度,他缓缓地朝看不见的星球落去。穿过电离层时,他感觉到两次奇怪的撕裂感;然后,以不比一片雪花更快的速度,他在冰冷、稠密的低层空气中飘落。下降花了许多小时,等到最终停在一个坚硬得超乎想象的表面上时,他的力量在慢慢流逝。

大西洋的海水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但是对他来说,除了遥不可及的太阳发出的微弱光芒,黑暗是绝对的。漫漫无垠的岁月里,他一直躺在那里动弹不得,而体内的意识之火在慢慢衰弱,他残留的最后一点能量也逐渐化入难以想象的寒冷。

很久以后,他才注意到黑暗中远远跳动着奇怪的新辐射——一种他从未经历过的辐射。他迟钝地把心思转向它,思考着它可能是什么,来自什么地方。它比他想象中要近,因为它的动作清晰可见,现在它正爬上天空,靠近太阳本身。但它并不是第二个太阳,因为那奇异的照射时明时暗。变化周期中只有一小部分时间,它才会完全地照在他身上。

那团神秘的光越来越近。随着亮度搏动的节奏越来越激烈,他觉察到一种奇怪而猛烈的共鸣,似乎要撼动他的整个存在。现在它像梿枷一样打在他身上,撕扯着他至关重要的部位,令他放松了对自己生命的最后坚持。对于这个被压缩过但仍然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