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轮也不行吗?”
“根据洛伊德登录名册,金星目前只有几艘货船。就算是客轮,也几乎不可能操纵。即使客轮能够追上我们的速度,救到我们之后该怎么返航?要每秒五十千米的速度才行得通呢!”
“我们要是想不出办法,”麦尼尔说,“或许金星那边有法子。得赶快通知他们才行。”
“我正要这么做,”格兰特回道,“等我想好该说什么。去帮我校准发送器吧。”
格兰特看着麦尼尔飘出舱房。接下来的日子里,这工程师恐怕会惹出麻烦。目前为止,他们还算处得来。麦尼尔是那种典型的胖子,和善好相处。不过,格兰特现在明白,麦尼尔不够坚强;在太空生活久了,他的意志和体形同样益发松弛。
发送交换机响起蜂鸣声。船壳外的抛物面镜对准像弧光灯般闪闪发亮的金星;只相距一千万千米,金星与太空船行进方向几乎平行。太空船所发射的电磁波波长三毫米,需半分钟多方能抵达金星。晓得自己和生命无虞之间只差三十秒,感觉更为苦涩。
待金星的自动监控器给出冷淡的“收到请讲”,格兰特便不疾不徐开始报告。他希望自己听起来够冷静。格兰特审慎分析了现况,最后请求建议。他没有提及对麦尼尔的担忧,部分原因是他知道工程师会从发射器监听他的信息。
即使发送器的延迟时间已过,金星那边还无人听取信息。信息可能还留在记录线轴里,几分钟内,就会有通信官过来,毫无防备地回放。
通信官不会知道自己将接到多么震撼的消息,电视报章将反复报道,怜悯同情的涟漪不断向外扩散至所有人居世界。
目前为止,格兰特心头上只有自己的安危,完全没想到运载货物。若在古代,视海船为优先的船长恐怕会对格兰特的态度大惊失色。不过,理智站在格兰特那边。
星后号既不可能沉没,不会触礁,也不会像过往无数的海船般默默流向未知领域,从人类记忆中消失。无论船员发生何事,星后号都将安全无虞。若无外力介入,它只会继续沿着轨道前进,行迹之精确,甚至人类未来数个世纪都能以它为准计算历法。
格兰特突然想起,星后号运载货物的保险金额高达两千万美元。世上值得于星际间运送的物品并不多,货舱里的货物,价值都超过等重(或说质量才对)的黄金。也许里头有什么能派上用场,格兰特去保险箱取货运单。
麦尼尔回到舱房时,格兰特正在整理一页页薄韧的货运单。
“我把气压调低了,”麦尼尔说,“船壳有些缝隙,原本不成问题的,不过……”
格兰特漫不经心地点头,将一叠纸递给麦尼尔。
“货运清单。我提议我们全检查一遍,看有没有什么能派上用场。”
他没说出口的是,若派不上用场,至少也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货运单可说是星际商务往来的完整缩影,格兰特沿着编号栏位往下读,不禁想象起那些死气沉沉的符号所代表的物品。第347项—1本书—总重4公斤。
他读到此项物品有着星号标记,保险金额十万美元,吹了声口哨。接着,他想起曾在广播听过,昏星博物馆刚收购了初版《智慧的七柱》[3]。
几页之后,他读到相差甚远的品项:各式书本—25公斤—无金钱价值。
运这些书到金星得花不少钱,可单据上又写“无金钱价值”。格兰特任由自己的心思飘**:或许有人打算永久离开地球,带着自己的珍宝前往新世界——那十几本形塑他心志、影响他至深的著作。
第564项—12卷影片胶卷。
这当然是讲述罗马皇帝尼禄的超级史诗巨片《暴君焚城录》[4]了。这部片抢在审查前早一步出发,金星正引颈期盼它的到来。
医疗补给—50公斤。雪茄1箱—1公斤。精密仪器—75公斤。品项繁多,读也读不完。在相较年轻的文明看来,这些物品不是极其罕见,就是工业或科学水准尚无法制造。
货物可明确分成两类:张狂的奢侈品以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甚少物品介于两者之间。而且这些货物中没有半项能带给格兰特一丝丝希望。尽管本来就不指望能找到什么,他却仍不由自主地被失望淹没。
金星终于发出回复时,记录器花了快一个小时才跑完。他们收到一份浩繁的问卷,细节之琐碎,令格兰特甚至阴郁地怀疑自己答完前可能已先丧命。多数提问是有关太空船的技术问题,两颗行星的专家正集思广益,试图拯救星后号与船上所运载的珍贵货物。
“嗯,你怎么看?”格兰特在麦尼尔读完信息后问。他仔细观察工程师是否出现感受到压力的迹象。
麦尼尔沉默了好一阵才开口。他耸耸肩,说的话与格兰特心中所想差不多。
“这可够我们忙上好一阵子,这么多测试,一天之内我做不完。多数时候,我都能猜到提问的原因,不过有些问题实在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