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句公道话,格兰特完全认不得这是什么情绪。
情绪一涌而上,又迅速消退,空留格兰特反胃的感受,令他不停颤抖。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对麦尼尔的反感已逐渐转变为憎恨。
“长途旅程船员不能少于三人”为太空旅行基本规则之一,其背后有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不过,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尽管原本的船长缺席,星后号船主仍取得太空管制局与保险公司的全面许可,获准让星后号朝金星出发。
出发前船长临时病了,找不到替补人选。而行星是不等人的——星后号若不及时出发,就没有必要出航了。
这关系到上百万美元的货物,所以星后号必须启航。格兰特与麦尼尔能力都很优秀,也不介意多分担一些工作、领取双倍薪资。尽管两人的基本个性天差地别,正常情况下,他们相处还算融洽;而现在情况远超出正常范围,也不是任何人的错。
据说,只要三天不进食,文明人与野蛮人间的任何分野都会消失殆尽。虽然格兰特与麦尼尔目前生理尚无不适,他们的想象力却过于活跃了,心理状态几乎与划着独木舟、迷失于太平洋的岛民无异,只是他俩不愿承认。
关于现况,还有一个可能未曾被提起,却是最关键的。格兰特在笔记里反复验算,其算式仍不完整。两人皆暗自多想了一步,也各自得出同样的结论,却都没说出口。
这其实非常简单,与初阶算数题目极其类似:六人可于两天组装五架直升机,多久可……只是这个戏仿版本更为骇人。
氧气量足以让两人生存二十天,太空船要三十天才能抵达金星。这不用数学神童都算得出来,若只有一个人,不多不少,或许有机会活着抵达,漫步于昏星港的金属巷弄。
两人共同的死期是二十天后,而他们闭口不提的期限,将在十天后到来。在那之前,氧气仍够两人共同使用;在那之后,剩下的氧气,只够让其中一人活着抵达旅程终点。在完全置身事外的人看来,目前的情况可说非常有趣。
显然,心照不宣的沉默无法再维持下去了。但即使在最理想的状态下,两个人友好地讨论谁该自杀就极为艰难了,何况两人已不再和对方说话。
格兰特希望能尽量公平。因此,唯一的可行方式是等麦尼尔酒醒,再与他开诚布公地谈。格兰特在工作岗位的思绪最为清晰,因此他往控制舱行去,将自己固定于驾驶座。
他若有所思地盯着虚空看了好一阵子。或许通信讨论比较合适,最后他如此决定。毕竟,两人现在只维持着表面和平。他在笔记板夹加上一张纸,开始写:“致亲爱的麦尼尔……”接着,他撕掉这页,再次动笔:“致麦尼尔……”
他写了快三个小时,却仍不甚满意。有些事要写成白纸黑字就是天杀的难。至少他设法写完了。
格兰特封起信口,把信收进他的保险箱锁起来。此事可再等一两天。
* * *
地球与金星上迫切等待星后号消息的千千万万民众,对船上逐渐累积的紧绷气氛毫无所知。几天来,报纸与广播全在谈各式各样的救援奇招。除了星后号,三个主要人居世界的民众茶余饭后没有别的话题。然而,位居风暴中心的二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处境造成的星际**。
金星通信站可随时与星后号联系,但是没什么能说的。向死期将近的囚徒传达鼓励话语,就算行刑日期仍未确定,还是颇为过分。
因此,金星安于每日与星后号交换例行信息,而地球涌入的各种建议、忠告与采访邀约,全被排拒在外。于是,地球的私人无线电公司拼了命想直接联系星后号,却徒劳无功。全因为金星近在眼前,格兰特和麦尼尔压根儿没想到把接收器转向其他方位。
有一次麦尼尔从他的舱房出现,两人的互动算不上多么热络。不过,除了这段尴尬的插曲,星后号船上的生活照旧。
除了睡觉,格兰特多数时间都在驾驶座计算拦截星后号的操作,或无止尽地写信给妻子。若他想,他大可直接与妻子通话,但想到可能有百万只耳朵在听,他就却步了。星际通话线路理应为私密通信,只是,对他们谈话内容感兴趣的人实在太多。
再过几天,格兰特向自己保证,他就要把信交给麦尼尔,他们便可共同决定怎么做。延后几天,好给麦尼尔主动提起此事的机会。格兰特完全拒绝考虑麦尼尔或许是有其他的考量才迟迟未提起的可能性。
他常想,不知道麦尼尔都在做些什么。工程师的书本微缩胶卷收藏数量惊人,因为他涉猎范围广,兴趣也异于常人。格兰特知道他最喜欢的著作是于尔根的,或许麦尼尔正沉浸在奇想故事的魔法中,更甚以往,好忘却悲惨的现况。麦尼尔的其他收藏,就没有这么高尚了,不少是“异色”之流。
事实是,麦尼尔的个性过于复杂,有许多幽微之处,格兰特完全无法理解。他是享乐主义者,每次出航、几个月的艰苦生活,让他更乐于追求人生的各种逸乐。然而,他绝不像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