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首发表于《战栗冒险故事》(Thrillg Woories)

收录于《争取明天》

手电筒坏掉时,罗伯特·阿姆斯特朗刚走过两英里,至少他的推测如此。他呆站片刻,无法置信如此厄运竟降临在自己身上。接着,半出于恼怒,他将手中无用的工具抛向远方。手电筒降落在黑暗中某处,暂时打破了这个渺小世界的寂静。回音铿锵地从矮丘传来,一切又回归宁静。

阿姆斯特朗心想,这已是悲惨的极限。不可能更惨了。他甚至能对自己的霉运苦笑,决定再也不指望寡情的幸运女神眷顾自己。谁会相信,四号营地唯一的牵引机刚好在他准备往安德森港出发时出了故障?阿姆斯特朗回想当时慌乱地试着维修,牵引机再次发动时他如何松了一口气,而最后履带完全卡住时,他又是多么崩溃。

对于未能早点出发离开感到懊悔并无用处;他不可能预见这些意外事故,而距离卡诺珀斯号启程还有足足四个小时。无论如何,他非得赶上不可;这个月内,不会再有其他的船靠港。

不仅因为他的工作要紧,要他在这偏远的行星多待四周,简直令人无法接受。

能做的事只有一件。幸好,安德森港距离营地只有六英里多,就算步行也不算太远。他必须留下所有装备,不过装备能乘下一班船晚点抵达,他暂时可另想办法。路况很差,多是委员会用几台百吨压路机开辟出来的碎石子路,但他倒也不须担心走上歧路。

即使现在,尽管可能搭不上船,他也并没有面临真正迫切的危险。前进速度会很缓慢,毕竟这附近满布未知的峡谷与地道,他可不想冒迷路的险。周围——显然——是一片漆黑。他身处银河系边缘的行星,周遭恒星稀少,光线微弱,无法照亮任何表面。这个孤独星系的深红色太阳要几小时后才会升起;星系的五个娇小卫星尽管都悬于空中,却暗淡到肉眼几乎看不见,照不出半点光影。

阿姆斯特朗并非对自身命运长吁短叹之人。他开始沿着路缓缓前进,以脚感受地表的质地。他知道,除了在卡佛隘口附近有些蜿蜒,前路还算笔直。当然,他宁可手里有根手杖什么的,可以向前探寻,现在他只能从地表的触感寻求指引。

起初阿姆斯特朗的速度极为迟缓,逐渐建立前进的自信之后才好一些;他从不知道笔直前进竟如此困难。尽管微弱星光多少对辨明方位有些帮助,他却发现自己一再撞到路边的原始岩。他沿着长长的之字形前进,轮流碰到左右两边的岩壁,再用大脚指抵住裸岩,沿着岩壁摸索,设法回到行路铺平的表面。

目前摸索过程已成既定步骤。他无从估计自己的速度,只能艰难前行,希望赶得及。他还有四英里要走,不知会花多久。除非迷路,抵达目的地应不至太难……但他不敢再想太多。

前进的技巧逐渐上手后,他才有余裕思考。阿姆斯特朗说不上多享受目前的处境,但他曾经历过更糟的。只要他继续沿着路走便非常安全。他原本希望自己的眼睛能渐渐适应,好靠星光认路,但现在他已确定,一路都得在黑暗中盲目前进。这让他深刻体会到自己离银河系中心有多远。天气如此清朗的夜里,任何行星天空都该繁星闪耀;而这里位处宇宙边哨,天上只有不到一百个幽弱的光点,与那五颗娇小到甚至无人愿意费神登陆的卫星同样无用。

前路有异,打断了阿姆斯特朗的思绪。究竟是前方出现弯路,还是他又向右走偏了呢?他慢慢朝着看不见且暧昧不清的边线移动。没错,前路向左弯。他试着回忆道路白天的样貌,可他只走过一次。这表示他接近隘口了吗?希望如此,这表示路程已经完成一半。

他望向漆黑的前方,地平线参差错落,透露不出半点线索。现在,他发现道路又逐渐直行,心情不免为之一沉。进入隘口的地方恐怕还在前方,这表示他还有至少四英里要走。

四英里……这距离看来多么荒谬!卡诺珀斯号行进四英里需要多长时间呢?大概没有人会这么无聊,想测量这么短的时间,他自忖。而他自己,罗伯特·阿姆斯特朗,旅行累积的里程又超过几兆英里了?想必已是天文数字。毕竟,二十年来,他未曾待在同一个世界超过一个月。光是今年他就已经两度横跨银河系;即使在幻影引擎的时代,此般旅行仍堪称壮举。

阿姆斯特朗被一颗石子绊到,心思才回到现实。遥想速度以光年计的太空船对现况毫无益处。他正面对大自然,却手无寸铁,只能单凭自身气力与技能。

他花了些时间才察觉自己不安的真正原因,感觉有些古怪。过去四周行程满档,他又急着离开,加上对牵引机故障感到厌烦与焦虑,脑中其余所有思绪都被驱散了。而且,他一向对自己的顽固与缺乏想象力感到自豪。他已经完全忘记抵达基地第一夜,工作人员专为“款待”新人与访客所讲的荒诞奇谈,现在才想起来。

那时,营地的老事务员说起自己在夜里从安德森港走回营地的经历,提到他经过卡佛隘口后,便有不明物体一路尾随,小心翼翼地躲在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