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数世纪的时空。有一幕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奇妙的蓝色沙滩上,孩子们在浪花中嬉戏,就跟地球上的孩子一样,岸边长满了一排排垂柳般的异型植物,一些体形硕大的动物正在浅滩上涉水,却无人在意。
夕阳缓缓沉入大海,依旧温暖而绚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然而,正是这个太阳,将很快背叛他们,抹杀这一切天真烂漫的幸福。
或许是因为我们距离家乡太过遥远,脆弱地陷入了孤独,这一切令我们不由自主地深受感动。我们中的很多人,也曾在其他世界见到过古代文明的遗迹,但感受从未如此深刻。这场悲剧是独一无二的。对于一个种族而言,失败和灭亡都是可以理解的,一如地球上的王朝更迭和文明兴衰。但全族在鼎盛时期被彻底摧毁,没留下任何幸存者——怎么可能?这与上帝的仁慈格格不入。
有同僚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也尽可能给出了我的答案。罗耀拉神父啊,或许您能做得比我更好,但灵修也无法解答我在此地的困惑。他们并非邪恶之人啊。我不知道他们崇拜什么神,或者是否信奉任何神。我跨越了数百年的时空,回望这一切,看着他们竭尽全力所保全下来的这些美好,又看着这些证物在那塌缩太阳的照耀下,重见天日。他们完全可以告诉我们更多:为什么,他们会被毁灭?
我知道回到地球后同僚们会给出什么答案。他们会说,宇宙的存在并无目的,亦无宏图,单是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每年都会有上百个恒星爆炸,或许就在此时此刻,就有某个种族正在太空深处迈向死亡。无论这个种族在其有生之年为善或为恶,最终都不会有什么不同:不存在什么神圣的正义,因为世上并无上帝。
但是,当然了,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些,还不足以证明什么。任何为此而陷入论战的人,都是感情用事,并非逻辑思维。上帝没必要在人类面前为自己的行为辩解。造物主当然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毁灭这个世界。由着我们擅自评论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纯属狂妄——几近亵渎。
我本该接受这一切,尽管很难,但硬起心肠来也可以视而不见,就看着整个世界和所有那些人被投入熔炉好了。然而,即使最虔诚的信仰也会动摇,凡事总有个限度。如今,望着摆在我面前的这些计算结果,我明白,终于到极限了。
在抵达星云之前,我们无法判断大爆炸发生的时间。而今,从我们所掌握的天文数据和那颗幸存行星上的岩石记录来看,我已经能够非常准确地确认其年代。我知道,这烈焰的光影究竟是在哪一年抵达了地球。我知道,疾驰的飞船身后,这颗超新星的星骸,曾在我们的天空中闪烁着如何耀眼的光芒。我知道,它定然在日出前低垂在东方,熠熠闪光,如灯塔般引导旭日东升。
毋庸置疑,千古谜团终于被解开了。然而,上帝啊,有那么多星星您可以选,为何偏要将他们投入火焰,用他们的消逝来照耀伯利恒[4]?
(译者:顾备)
[1] 耶稣会:天主教会的主要男修会之一,1534年8月15日成立,重视神学教育、对教会的忠诚度以及向青年传教,发愿守贞、神贫,并要求会士对修会及圣座的命令绝对服从。——译者注
[2] 依纳爵·罗耀拉(San Ignacio de Loyo, 1491—1556),西班牙人,耶稣会创始人,罗马公教圣人之一。罗耀拉参照军队的军纪,制定了严格的会规,强调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他在罗马公教会内进行改革,以对抗由马丁·路德等人所领导的宗教改革。——译者注
[3] 耶稣会的格言。
[4] 伯利恒:耶稣的出生地。耶稣降生时,天上一颗特别的光体,在耶稣降生后指引来自东方的“博士”找到耶稣。此光体被称为“伯利恒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