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科幻短篇全集.3,爱这个宇宙 飞出太阳(1 / 3)

1958年2月首次发表于《假如》(If)

收录于《天空的另一面》

如果你生活在地球上,你肯定从未真正见过太阳。当然了,我们无法用肉眼直视它,只能通过把亮度调到我们可接受范围内的重重滤镜看它。它永远都悬挂在天文台西边低矮、起伏不平的山脉上方,既不升起也不落下,在我们这个小世界的一年八十八天里,它只在天空上绕小圈运转。由于水星并不是真的永远只有一面朝着太阳,它会绕着自转轴微微晃动,所以水星表面存在一个狭窄的暮光带,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地球上司空见惯的黎明和黄昏。

我们就在暮光地带的边缘,这样我们既能享受到阴影带来的清凉,也能持续观察盘桓在山上方的太阳。这是一份需要由五十名天文学家和各个学科的科学家全职进行的工作,等我们观察一百年左右,我们可能就会对这颗给地球带来生机的恒星有一些发现了。

对于太阳辐射的各个频段,天文台中都有人做了一辈子研究,而且还在像鹰一样密切地观察着。从波长极短的X射线到最长的无线电波,我们都安排了监视设备,只要太阳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我们马上就能知道。反正我们是这样想的……

太阳那熊熊燃烧的心脏跳动的节奏非常缓慢,十一年为一个周期,而我们正在接近周期的顶点。我们记录到最大的两个太阳黑子——每一个都大得足以吞噬一百个地球——慢慢从太阳圆盘上穿过,像巨大的黑色漏斗深深地扎进太阳汹涌的外层结构。你可以说它们是黑色的,但也只是跟周围明亮的环境相比才显得黑,即便是它们黑暗冰凉的内核也比电弧更烫更亮。我们刚刚观察到第二个黑子消失在太阳表面的边缘,好奇它是否能够在两周后赤道出现爆炸时再出现。

起初它看起来并不怎么壮观,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几乎看不到它——它刚好位于太阳圆盘的正中央,因此会跟周围的太阳活动混在一起。如果它更靠近太阳的边缘,在宇宙背景的衬托下凸显出来,就会非常引人瞩目。

想象一下一百万颗氢弹同时爆炸的场景。你想象不到?其实所有人都无法想象,但是我们一直都在看着这种场面,从太阳不断旋转的赤道出发,以每秒几百英里的速度涌到眼前。刚开始,它形成一个细长的喷射流,但是很快,在磁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边缘开始破裂。中央的核心仍然向前冲,很快它就完全摆脱了太阳的束缚,冲向宇宙,而我们就是它的第一站。

尽管这种现象之前已经发生了六七次,它仍旧会让人感到兴奋。这意味着我们能在太**质以一团带点气体的形式快速经过时捕获其中的一些。这并不危险,当它抵达我们这里时已经非常稀薄,不可能造成任何伤害,事实上要检测到它还需要一些灵敏的工具。

其中一种工具就是天文台的雷达,我们频繁用它来绘制太阳周围几百万英里的肉眼不可见的离子层。我的部门就负责这项任务,只要有任何希望接收到太阳背景辐射之外的即将来到的物质团,我就会把巨大的无线电反射器朝向它。

它无比清晰地呈现在远程屏幕上:一团巨大的发光岛形物,以每秒钟几百英里的速度冲向太阳外。我们离得太远,无法看清楚更小的细节,因为我们的雷达波需要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信息传回、投射到屏幕上。即便它的速度不低于每小时一百万英里,也需要将近两天的时间逃离太阳的日珥,才能抵达水星轨道,掠过我们朝更远的行星进发。但无论是经过金星还是地球时,它都无法被记录,因为二者都离它的飞行路径很远。

太阳向太空中喷发出了几百万吨再也无法回收的物质,时间慢慢过去,经历了巨大震动的太阳逐渐回到平静。喷发之后仍有一团比地球大一百倍的物质在慢慢扭动翻滚,很快就会离我们足够近,短程雷达就能够展示出它精细的结构了。

尽管我做这种事情已经很多年了,但看到那条光线随着发射机发出的窄窄的无线电波同步旋转,在屏幕上画下雷达图,我还是感到非常激动。有时候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盲人,用一根长达几百万英里的盲杖探索周围的空间。就我研究的对象而言,人类确确实实是瞎子,这些从太阳中喷发出来的巨大离子气团肉眼完全不可见,甚至最灵敏的摄影底片也照不出来。它们只会存在几个小时,短暂地像鬼魂一样影响着太阳系。如果它们不会反射我们的雷达波,或者对磁力仪产生干扰,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它们的存在。

显示屏上的图像看上去像螺旋状星云的照片,因为气团的旋转非常缓慢,从气团中伸出参差不齐的旋臂,绵延一万英里。或者也像是地球上的飓风,而我正在从它的上方看它旋转着穿过地球大气。它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在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力的作用下,每分钟都在发生变化。火焰流沿着奇怪的路径流淌,肯定是因为受到了电场的影响,但是为什么它们好像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仿佛物质能够被创造和毁灭?而且,那些比月球还大、像洪水中的巨石一样漂**的发光小结又是什么?

现在它离我们只有不到一百万英里了,只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