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散装江南(2 / 5)

nbsp;   顾宪成的祖父开始,从事棉花贸易致富,广置田产,奠定家族经济基础,转型为地主兼商人。

    顾宪成的父亲开始科举,虽然只中了举人,也没有出来做官,但是也奠定了顾家转为科举之家。

    顾家是棉业的巨商,很重视吴淞铁路的建设,所以作为牵头人,家族也为了给顾宪成增加名气,所以派遣他参加了协商团。

    协商团中,还有和顾宪成同为无锡人的高攀龙。

    高攀龙同样也是书香世家,其祖父曾经做过县令,他十几岁就中了秀才,也有神童之名。

    顾宪成和高攀龙早就相交,两人号称无锡二友,经常组织无锡的年轻读书人讨论学问。

    而这次协商团的代表,是前首辅徐阶的次子徐琨。

    高攀龙和顾宪成就十分看不起徐琨。

    海瑞清丈应天府的土地,查出徐家诸多不法之事,徐阶的长子徐璠扛下了所有的罪责,最终被海瑞判处发配充军。

    后来隆庆皇帝免了徐璠的充军,但是也免去了他恩荫的职位。

    徐琨虽然逃过一劫,但是他在松江府的名声也不好。

    大概是因为徐阶这位前首辅的威望,所以松江府的士绅最后还是推举他来做这个协商团的团长。

    明日就要进京城了,但是徐琨这协商团长,至今连一个能代表整个江南利益的一致意见都没能拿出来,这要如何和朝廷谈判?

    顾宪成和高攀龙都对此十分不满,认为是徐琨这协商团长无能,却占着位置不放,才让江南官绅如此被动。

    顾宪成和高攀龙干脆拉着几个相熟的士绅开小会,打算协商的时候撇开徐琨,直接提出他们的意见。

    众人聚在顾宪成的房间中,高攀龙首先说道:

    “叔时兄(顾宪成字),可记得海公丈量应天十府土地时,那场喧腾公案?有人田地逾制,侵吞黎庶膏血,末了却要家中长子顶罪发配,自己倒落得个‘清白’身子……如此‘担当’,也算奇闻了?”

    顾宪成和在场的士绅都哄笑起来。

    顾宪成嘴角扯起一抹刻薄的笑,悠悠道:

    “云从兄(高攀龙字),这有何奇?《尚书》有云‘世禄之家,鲜克由礼’,说的不正是这等人物?”

    “仗着父辈余荫横行乡里,松江父老提及无不齿冷。此番被推做‘江南代表’,只怕靠的不是‘德望’,是门庭那点将倾未倾的朽木架子罢?”

    剩下的士绅们再次笑起来。

    两人嘲笑完了徐琨,接下谈起了正事。

    还是顾宪成说道:

    “今日我打听了京郊钢铁的价格,可要比工部算的铁轨价格高上数倍。”

    “而按照房山铁路的造价,又要比市面上钢铁价格更低。”

    “我等协商的时候,就要扣着这个价格来谈。”

    高攀龙皱眉说道:

    “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