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陈局(1 / 2)

侯瑱是陈国名将,与欧阳頠齐名,曾投靠过侯景,后来转会追随萧绎,又变成王僧辩的部下,王僧辩被陈霸先杀死后,其弟王僧愔想夺取侯瑱的部众,侯瑱因此拘捕了王僧愔的同党,迫使王僧愔投奔齐国。

这时的侯瑱占据中游,兵力强盛,是这段时间的“王琳”,又因为原来侍奉王僧辩,因此没打算入朝。结果后方失火,此前他背叛侯景,这时候被同样姓侯的侯方儿背叛,侯方儿抢走了侯瑱军府的妓妾和珍宝,投靠了陈霸先,侯瑱失去根本,军队全都溃散。

部下劝他投奔齐国,侯瑱则认为陈霸先宽宏大量,于是去向陈霸先请罪,由此侯瑱成为陈将。

侯氏出身巴西,世代为西蜀首领豪杰,从出身与为将的才能来说,侯瑱更类似甘宁,都从川蜀跑到江东来上班。不过侯瑱混得明显比甘宁舒服,毕竟时代版本不一样,到陈蒨登基时,侯瑱已经官至太尉,都督五州军事。

历史上的王琳和齐国的联军正是被侯瑱率军所击败,时间差不多是二月份政变发生的日子,如果没有高殷阻止,王琳的荆州基业就在那时候葬送,也使侯瑱的功绩又涨一大截;

如今他仍是都督五州军事,但其中确实取得的州却少了三个,历史上是周国所趁机占据的巴、湘、郢三州,现在是王琳的领地,陈廷在去年十月任命侯瑱为西讨都督,让他率领各部,陪着周国的攻势进讨巴、湘。

王琳击败了独孤盛后,调集兵马与侯瑱在西江口交战,因为王琳军队的骁勇,双方不分胜负,陈廷又继续派出侯安都率部与侯瑱军联合西进。

然而齐军趁势命高浚、高涣带着陈昌自濡须口向陈军发起攻击,侯安都不得不转移火力,抵御齐军攻势,还要不断忍受着陈昌的政治宣传,说实话要不是侯安都乃是陈蒨死党,只怕都会动摇。

而侯瑱这种曾经动过投奔齐国心思的,有过投靠侯景、侍奉王僧辩以及自立履历的三度叛将,对陈国来说更难以彻底信赖了,至少陈蒨派来监督的官员对侯瑱忌惮极甚,从另一层面牵制住了侯瑱。加之湘、郢都是王琳的腹地,王琳的许多部曲都是从这里出来的,对他们来说在湘郢就是主场作战,加之此次是守土,难度低了许多,让侯瑱的进攻更加困难。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侯瑱依然和王琳打得有声有色,甚至亲自上阵督战,也算洗刷了自己三易其主的过往,保住了名节,令官员们钦佩不已,陈廷也屡屡派人来赏赐,表达对侯瑱的信任。

除了派遣独孤盛,周国还有一道军队,由贺若敦率领步骑六千,渡江救援湘州城主殷亮。

贺若敦是个有本事的将领,初期屡屡设伏,击破王琳围困的军队,然而又因此轻敌,不以王琳为忧虑,不久天降大雨,秋水泛溢不止,王琳军趁势渡船锁江,江路于是隔断。

贺若敦的粮道被断绝,于是分兵抄掠,用以补充军需,还担心王琳得知自己缺粮,因此在营内堆起众多土堆,再在土堆上覆盖粮食,然后召集诸营军士,每人各持一个袋子,假装是在分发粮食,让王琳军队误以为自己粮食充足,有的是时间等待新的援军。

王琳因此大急,因为陈国也在后方攻击,这反而迫使王琳急切地解决东西面的周军以换取安全的环境,因此与贺若敦在湘州交战,贺若敦见状就增修营垒,建造庐舍,而王琳哪怕让湘、罗之间的农业都荒废掉也在所不惜,毕竟他身后有一个强大的齐国,反而将贺若敦打得无可奈何,只得以自保为主。

齐国在麻城的军队也适当地动了起来,虽然力度不大,却把周军吓得惊慌失措,以为齐军是要以此为径,对周国发起进攻,调集了不少军队在宛洛之间进行防御,一时更难突破王琳对湘州的屏障。

周国的湘州城主殷亮见援军不至,难以久守,于是降于王琳,而侯瑱来支援周军,王琳因此与贺若敦谈和,放他北归,并回师和侯瑱交战。

王琳居然小败,但侯瑱也受了伤。

交战四月有余,侯瑱已经在天嘉二年二月八日,因功授任为使持节,都督湘桂郢巴武沅等六州诸军事,拜车骑将军、湘州刺史,改封为零陵郡公,食邑七千户,可谓是国之重将。

代价则是侯瑱耗尽了自己的余热,原本他在三月初九就去世了,如今提前了几天,在三月初三,高殷和高永徽射箭那会儿就因病去世,时年五十二岁。

陈廷悲痛不已,杜僧明、胡颖、周文育,早年跟随陈霸先创业的重臣们逐渐凋零,只剩下侯安都、章昭达等硕果仅存的宿将。陈氏立国不到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