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听到花生和尚年轻的声音在远处响起。
“那可不好说。至少五息之内,师父你是抓不到我的。”
“嘿嘿!五息的时间,师父你猜,这葫芦里还有酒吗?”
“……乖,花儿,让师父喝一口,这酒是真香啊……”
在一追一赶玩闹中,两人速度比起飞鸟还要惊人。
很快就前进了二十里地。
大和尚忽然停住了身子。
他眉头猛地拧起,脸上的玩闹劲儿瞬间没了。
“唔,这天地……”
他不自禁地伸出手掌,五指弯了弯,像在抓取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风还在刮,草还在摇,可他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古怪。
“感觉……跟当年不太一样了?”
大和尚一会儿鼻子嗅嗅,一会儿吐故纳新、搬运真气,脸上的疑惑越来愈多。
“怎么感觉这中原的天地元气比域外要浓郁不少,莫非真的是人杰地灵?!”
大和尚喃喃自语道。
花生和尚看着大和尚的样子,也没了打闹的心思。
静静地待在原地,只是精神凝聚,警戒四方。
大和尚没管他,忽然双眼一闭,再睁开时,眼底竟似有金光一闪而逝。
佛经上说:“佛陀佛法大成时,有五眼六神通。”
【六神通】不去说他,这【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种。
佛教的五眼六通:五眼者,一天眼,持戒清净。二肉眼,能分别小乘。三法眼,能分别二乘。四慧眼,能分别大乘。五佛眼,能分别最上乘。
大和尚这就是根据此自己琢磨出来的一种“天眼”。
肉眼,指普通人的眼睛。
所见非常有限,而且无法看穿一切有形物质,只能看非常短的距离,但若是经过刻苦修炼,也能锻炼动态视力和远视能力。
可还是只能在有形之物上观摩。
“天眼”不同。
天眼,是天人拥有的视力。
能够看得相当广泛,能够看穿有形的物质,能够看到一些欲界众生看不到的人事物。
有人称之为鬼神。
说穿了就是人身上发出的各种灵光。
大和尚一双“天眼”洞彻天穹,入目的尽是一片莹白之色。
其意阳和,其气和畅,是鼎盛之象。
大和尚关闭了“天眼”,脸上的疑色更重了。
“这气数……绵长又宏大,比几十年前强了何止十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看来,我不在的这些年,中原是真发生了和尚想象不到的事……”
“师父?”花生和尚见他脸色不对,轻轻靠过来,递过手里的葫芦,“要不先喝口酒?”
大和尚瞅了瞅他手里的葫芦,又望了望远方的天际,忽然咧嘴大笑起来,先前的疑惑散了大半。
“哈哈!管他什么事!来了就知道了!走,花儿,咱们进城!先找个酒馆喝壶好酒,再问问这几十年里,到底出了哪些新鲜事!”
说着,他不由分说抢过花生和尚手里的葫芦,拔开塞子“咕咚”灌了一大口,抹了抹嘴,大步迈去。
花生和尚无奈地摇摇头,赶紧跟了上去
…………
一个月的光阴在师徒俩的走走停停里溜得飞快。
待大和尚带着花生和尚踏上京城的青石板路时,沿街的海棠落了满地,风里都裹着些甜香。
京城的热闹比沿途任何一座城池都盛。
大和尚一手揣着刚买的肉夹馍,一手扯着要去看杂耍的花生和尚,耳朵却没闲着。
这一路行来,从西南之乡到中原的集镇,再到如今的京城,耳边听得最多的,便是两类话。
一类是说太上皇如何英明,退居后宫仍心系万民,当年力排众议推新政的魄力,至今还被茶馆的说书先生翻来覆去地讲。另一类,便是夸国师太渊真人如何如何伟大……听得他耳朵都起茧了。
“这牛鼻子,倒真干了些正事…”
他含糊地嘟囔一句,心里却暗暗为老友的举措点头。
游历西方,他见得也多了。
民以食为天,这年头,能让百姓少挨饿,比炼出什么金丹都强。
那个皇帝也不简单,,敢跟牛鼻子一起折腾新政,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