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夜观元气悟神通,灵镜随身藏玄机(2 / 4)

:“曜也,光明照耀者也,好名字。”

“嗐,当时哪想这么多。”冯道人摆摆手,笑得随意,“就是看这娃娃眼珠子贼亮,跟揣了两颗小太阳似的,随口取的。”

太渊也笑了,没再接话。

或许冯道人是随口取的,可“曜”这字的寓意,实在不错。

在道家学说中,“曜”与“光”、“气”等概念相关,代表内在的灵性、智慧与生命能量的焕发。

修行者追求“神光内曜”,即内在精神的光明澄澈。

曜,嗯,冯曜……

呃?

冯曜??!

太渊久远的记忆触发,心中微微一怔。

在这个“异人”世界,名叫冯曜……他本能地就想起了那个名字——全性掌门,无根生。

他隐约记得,关于无根生的记载里,似乎从未提过他的师承来历,只说他身世成谜,早年漂泊。

方才饭桌上那个扒饭规矩、追虫子时眼里闪着光的小男孩……会是未来那位搅风搅雨的全性掌门无根生么?

太渊望着门口蹲在地上的小小身影,思绪微漾。

但这念头只晃了晃,就被他轻轻按了下去。

无论是不是,都与他无关。

况且,小冯曜现在才三岁多,不过是个会追虫、怕摔的孩童,未来的路还长,谁又能定数?

比起这个,异人们掌握的炁,更让太渊感兴趣。

这“炁”与他修的“真炁”,究竟有什么异同?是同源而异流,还是根本就是两回事?

…………

入夜。

桐柏宫的蝉鸣渐渐歇了,只有院角的蟋蟀偶尔叫两声,混着晚风扫过梧桐叶的轻响,倒显出几分清静。

冯道人领着太渊往道观后院走。

“就住这儿吧,虽小了点,却不漏风不漏雨。”

虽然现在年月不好,道观的产业一缩再缩,而且也没有香火支持,可破船还有三两钉,只是收拾一间空房屋还是有的。

“多谢道友费心。”

“费心倒谈不上。”冯道人摆摆手。

叮嘱了几句后,才背着双手慢悠悠回了自己屋。

太渊关上门,屋内顿时只剩窗外漏进来的月光。

他走到床沿坐下,没急着歇息。

在大明世界,太渊和张三丰等几位道行最高的,都是已经修成了“阴神”,只是远远没有达到“阳神”层次。

太渊记得此方世界的全真道会一门“出阳神”的手段,不知道冯道人会不会。

念头刚落,他便收了心神,沉入修炼。

盘坐调息,致虚守静,长养圣胎。

修行到他这个层次,炼神还虚,需得如龙养珠,如鸡抱卵,需得日日守持,岁岁温涵。

灵魂忽然轻轻一颤。

不是肉身的震动,是阴神脱离躯壳的轻晃。

阴神出游。

以阴神的角度来观察世界,世界更加多姿多彩,远远比肉眼更能看得广阔。

月光不再是清冷的银辉,而是带着淡淡莹光的能量流。

而阴神感应,不能说是“看”,因为阴神不是肉身,没有眼球器官。

不以眼睛观察,是以称作感应,阴神感应之中,许多所谓的的不可视光都是可以看见的,就连声音等震动,也能直接感应到它们的传播,也能感应空间与时间的微妙变化。

某种意义上,阴神已经是另一种生命存在形式了。

能触摸到更本质的天地规则。

“喔?这里的元气之海有些特别啊…”

太渊没让阴神神游太远,只轻轻往上一飘,便穿透了屋顶的瓦片,落在道观的屋脊上。

月色下,他的阴神坐在瓦上,俯瞰着下方的桐柏宫。

天心入微,神意外显,通神入化,他刚一放开感知,立马察觉出此方世界和大明世界之间的差异。

“好活泼的感觉…”

“阴神出窍离体,自然而然…”

在大明世界,即便是以他和张三丰、九如和尚他们的境界,也只能短暂神游,好似鱼儿跃出水面,最终还是要跌回水里。

可在此方世界,阴神悬在半空,竟半点不觉得滞涩。

太渊感知里,这里的天地元气之海,浓郁程度或许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