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法剑成环!遁空之术!稚子得炁!真人观道!阳生之象!翡翠决裂!(5 / 7)

冯曜审了伸懒腰,小胳膊小腿舒展开来。

“好舒服啊!”

他眯起了眼睛,像只被太阳晒暖的小猫,小脸上露出纯然快乐的笑容。

冯曜不知道自己刚刚得了炁。

他只觉得身体里忽然变得暖洋洋的,说不出的舒服受用。

好像是春风吹面,身体比泡了热水澡还要舒服,说不出的松弛与欢喜。

“阳生之象!”

太渊捕捉到冯曜的精神感受,心中微动。

进行对比后,发现冯曜得炁的前后,身体和精神的变化跟“阳生之象”很像。

什么是“阳生之象”?

这是大明世界的修士武者在破开“玄关一窍”时候的身体感受变化。

【黑白学宫】里的教材里写道:“修炼至此,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之欢合,魂魄如子母之留恋,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如沐春风,肌肤爽透,四肢美快无比,恰如三五知己,小酌微醺之态……”

冯曜此刻的状态,虽未有“丹田火炽”、“夹脊如轮”的强烈异象,可那份“周身暖融、万虑皆遣”的精神感受,却与“阳生之象”的核心意境有几分相似。

“莫非这自然之得炁,便好似直接从大明世界的先天境界练起?”

样本不够,现在只有冯曜一个,太渊需要更多的样本来对比,才能确定或否决自己的猜测。

“而且,按照修行角度来说,冯曜竟然是以静功得炁…”

“气机自然生发,清净无尘之心…”

太渊和冯道人闲聊时,冯道人说过,除了极少数的“清静根器”,哪怕是异人世家或者佛道大派里,少年人初次修炼时候,感炁得炁都是先从动功入手。

因为少年人天性活泼,对外界充满好奇,干坐着的时候,脑子就容易想东想西,杂念也就多了。

可是一旦运动起来,就会不自觉的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

因此,除了先天异人外,几乎所有的后天异人都是从动功开始,用动功感知到“炁”的存在,然后得炁行炁,之后开始修行静功。

当然,除了破开“玄关一窍”的修行外,后天阶段,人们也能机缘巧合的短暂经历“阳生之象”。

比如读书诵诗,忽焉私欲尽去,一灵独存,这也是阳生的之一端。

又有琴棋书画,渔樵耕读,能顺其自然,本乎天性,无所求,亦无所欲,未有不悠游自得,消遣忘情者,这都是“阳生之象”的一种感受,只是没有修行上的突破来的那般真切、彻底。

院外,云卷云舒。

树下,稚子得炁而不自知。

堂内,阴神真人藉此观道而行。

不久后。

冯道人来接冯曜。

他刚踏入院门,目光第一时间落在冯曜身上,瞳孔骤然一缩,看向太渊。

“这……什么时候的事啊?”

“没多久。”太渊颔首,语气平和,“午食后,小曜在树下休息,望着云朵入了静,气机便自然而然地生发了。”

冯道人面色一僵,迟疑道:“先天的?”

太渊明白他的顾虑。

先天异人虽天生拥有异能,但若异能过于特殊,往往会干扰经脉气机,难以再修习正统的练炁之法。

紫阳派一脉单传,冯道人自然不希望孙子因先天异能断了传承。

“不是。”太渊缓缓摇头,“他是在清净心境中,引动了自身的后天气机,属于自然得炁,与先天异人不同。”

冯道人松了口气,“那就行。”

然后冯道人带走了冯曜,并说接下来几天暂时不来学堂,他要先教点东西。

…………

欧陆之地。

翡翠学会,穹顶大厅。

办公室里弥漫着纸张与松节油混合的气息。

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成了每位研究者最熟悉的“学术气息”。

高耸的胡桃木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手稿。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坐在橡木长桌后,手指关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咚咚咚……”

发出清脆而急躁的响声。

他面前摊开着一本崭新的书,深蓝色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