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董秀才案(一)(1 / 2)

走出考场,董秀才看着明晃晃的太阳,只觉得头晕眼花。

第三次了,这是他第三次参加秋闱,之前两次皆是名落孙山,如今更是为了方便读书住在谷山县同窗家中,只求能省些费用。

他读书的青鸟书院在城东,同窗家在城西,每天在路上耗费的时间都有将近一个时辰。

幸而同窗家住宿便宜,除了没有水井,其他倒也还好。每日来往路上回忆所学所记,倒也不算浪费时间。

回到家,发觉水缸没有水,董秀才这才想起进考场前家里的水用完了,他头昏脑涨,勉强提着木桶往外走。

没走几步,便忍不住坐下休息。

回忆起这次秋闱的考题,他心中没底,不由叹息。若再考不中,他怕是要回乡做个教书先生了。科举本就是一场豪赌,以他的家世,已经赌不起了。

“董秀才?”一道女声在身后响起。

董秀才认得是邻家胡氏,这妇人不好相与,经常有骂街的时候,因此他素来都躲着对方的。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实在不知要如何与这种妇人相处。

意识到自己坐在了人家大门外,董秀才急忙起身,口称道歉。

刚要离开,一阵头晕目眩,朝地上跌去。

千钧一发之际,董秀才心中郁闷,这一摔,又是一笔医药费。他偶尔替人抄书写字,不过是赚些口粮,手中没多余钱财。

预想之外的痛楚没有传来,反倒是腰间多了异样触感。

董秀才低头就见胡氏抱着自己的腰,他心中大骇,忙挣脱对方连连后退,见巷子里有人路过,更是如遭雷劈,看都不敢多看旁人一眼,急匆匆离开。

走到水井旁,才意识到自己忘了木桶,等回去原本跌落在地的木桶已经不见踪影。

董秀才看着空无一物的街道,心中黯淡,却没说什么,只能忍着饥与渴回到家中,脱掉鞋袜合衣躺在**。他太累了,连思考的力气都没有。

虽然觉得今日的事情古怪,可他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思索。

一觉醒来已经是深夜,董秀才浑身无力,好不容易从**爬起来,又被床边的鞋子绊倒,重重摔在地上。

好在今日姓何的小童生回来了,听到动静过来,给他喂了些粥水。

“董秀才,你这是病了?”

何云生拿了草木灰洒在董秀才摔破口的膝盖上,这才止住血,颇为同情地看着对方。

“无事,云生最近几日学业如何?我将这次秋闱的题目写出来给你,也好让你细细研读。”董秀才喝了几口薄粥,觉得有了力气,让何云生拿来笔墨纸砚,也不起身,趴伏在地上将题目默出来。

“就这些了,云生你天赋好,可要好好学。”

何云生连连点头,这个租住在他家的同窗,对他而言更像是长辈。书院住宿开销大,董秀才为了省钱,租了他的房子,每日早出晚归进学,实在是楷模一般的人物。

“董秀才快躺着吧,这些粥不够吃,我再煮一些来。”

“也好,我这里还有一些小米,你煮了,我们两个吃。”何云生想拒绝,可看到那黄灿灿的米粒,回忆起小米粥的醇香滋味,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夜里,两人一人坐在**抱着渗血膝盖,一人蹲坐在地上用小炉子熬粥。油灯灭了,只有小炉子的光忽明忽暗,房间里浮动着小米粥的香气,让人不由吞咽口水。

秋闱考试熬人,董秀才最后一场带的吃食坏掉了,为了不拉肚子,足足有两日没有吃东西,早就饿过头。不久前吃了些米粥这才觉得活过来,此刻嗅着小米粥的香气,喉间几乎要伸出手来。

饿,实在是太饿了啊。

小米粥熬好,配上酸菜缸里的一点咸菜,二人顾不得烫,捧着碗转着圈吸溜吸溜喝了起来。

两碗小米粥下肚,董秀才总算觉得活了过来,脑子也活泛许多。回忆起今日与胡氏的接触,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云生,那胡氏不对劲,你往后莫要接触太多。”董秀才正色提醒。

这时的何云生只有十三岁年纪,听得懵懵懂懂,胡乱点头,一心舔碗里的米粥。

吃完粥,何云生去厨房洗干净碗筷,又给董秀才背了最近所学,到了天蒙蒙亮的时候,两人这才各自睡下。

董秀才不知自己睡了多久,便被一只手惊醒。

睁开眼,看到的是胡氏圆圆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