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其性暴烈,或需一味‘降燥平火’之物以制衡?”
姜小勺闻言一愣。
降燥平火?
对啊!
中医理论里,辣椒性辛热,过量会导致上火燥热,需要用凉性食物来平衡和解辣!
比如绿豆汤、西瓜、牛奶等等!
这些菌泥残片虽然不是人,但它们现在表现出的状态,像极了“辣味上火”
!
或许可以用类似的原理来尝试安抚它们?
可是,给菌泥喝绿豆汤?喂它们吃西瓜?这操作听起来也太离谱了吧?
但死马当活马医!
总比后厨爆炸强!
姜小勺立刻让赵四去准备一些常见的凉性解辣之物:冰镇的绿豆汤、西瓜汁、甚至还有一大瓶牛奶。
他先是尝试着将几滴冰镇绿豆汤滴在【后勤·改】的菌丝上。
菌丝接触绿豆汤的瞬间,猛地颤抖了一下,传递出的亢奋波动明显减弱了一丝,甚至流露出一丝“疑惑”
和“舒服”
的情绪。
有效果!
姜小勺大喜,立刻如法炮制,给每个菌泥残片都“喂”
了一点绿豆汤或西瓜汁。
效果立竿见影!
三个躁动不安的菌泥残片如同大夏天喝到了冰饮,迅平静下来。
【熔炼·改】的火苗变得稳定柔和,【研磨·改】的转恢复正常,【后勤·改】也不再试图偷吃辣味,菌丝颜色都从亢奋的红色变回了半透明的原色,传递出一种“惬意”
和“满足”
的波动。
后厨那令人窒息的辛辣亢奋气息终于缓缓散去。
姜小勺长长松了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感觉比炒了一百份菜还累。
苏东坡笑着抚掌:“妙哉!
以食之理,克食之弊,小勺掌柜深得调和之味三昧矣!”
姜小勺擦着汗,苦笑不已。
他这哪是得道,分明是被逼上梁山。
不过,苏东坡这话倒是提醒了他。
“调和…平衡…”
姜小勺看着那三个恢复平静的菌泥罐子,又看了看那些凉性饮品,若有所思。
这些菌泥残片并非死物,它们有反应,有偏好,甚至会“上头”
。
或许,对待它们,不能像对待工具一样简单命令,而应该像对待活生生的“食材”
甚至“伙伴”
一样,了解它们的“性子”
,顺势而为,引导调和?
这次是辣过头了需要用凉性来平衡,那下次如果它们“寒性”
过头了(如果存在的话),是不是又需要用热性来激?
这“差意调和”
,似乎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深奥得多。
不仅仅是对香料的调和,更是对能量、性质、甚至…情绪的一种平衡?
他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调鼎篇》更深一层的门槛。
而此刻,远在北宋的童贯,正好心情地品尝着一碗加了微量赤阳椒粉末的羊羹,感受着那股暖流和力量感,对自己未来的宏图大业充满信心,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宝贝”
差点间接导致另一个时空的后厨瘫痪。
时空的涟漪,再次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悄然荡开,又缓缓平息。
只留下某个小厨子,对着三罐子“辣瘾菌泥”
,开始了关于“平衡”
之道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