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寻问二(1 / 2)

避开一只飞来酒盏,慕辞潜身乱中越栏入阶,韩尹紧随其后,匆匆奔上二楼。

那引路之人身法迅如夜猫,仅得一眼瞥见残影,人便已越窗翻出,慕辞追至窗前提气跃出悄踏檐上,回眼却见那人已在百步外一处高脊之上。

韩尹紧跟着慕辞追上,却才刚近就见那人示意他们伏身檐脊之后。

此方他们才刚刚伏身避起,便见下头酒肆里便窜出了几个便衣如路人的承影卫,四下找寻着。

瞧清来人果然是白薇,慕辞心中终得一安,“白大人可是奉上尊之命而来?”

“此处不便细言,殿下请随我来。”

两人紧随白薇翻落几处叠檐,悄然落进一处蔽巷中,又循着绕过几处玄关,才进了一间屋中。

“此处稍安,可放心讲话。”

说着,白薇又向慕辞补施一礼,“方才匆忙未及向殿下行礼,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慕辞轻托了其臂免起礼举,“今日既见白大人来此,我亦可确信陛下此事果然有疑?”

白薇蹙眉,“如今还能为陛下思谋的,也只有殿下了……”

“五月廿一那日究竟是何情状?为何寒漱山陵中葬的却是一具焦尸?”

听得此言,白薇不禁诧异,“殿下竟进到那墓里去了?”

“若非殿下入而一视,尚不知先帝之事更有别疑。”

白薇看了说话的韩尹一眼,垂头叹了口气,“我也是回到京中来到上尊身边方才知晓了详细……”

“殿下出征那日,陛下疾自城楼跌下,也自那日起疾况愈重,便将朝事尽交由储君打理,平日里只得静居安养。

原本陛下如此病重之躯,是不应劳顿奔波前往祈山执礼祭典的,却有日储君以抓贼为由兵动宫中,甚让戴甲之士扰至昭华宫门前,上尊唯恐其意图不轨危害陛下,是以劝陛下以斋祭为由,前往祈山暂避锋芒。”

“既是上尊劝得陛下前往祈山,难道上尊却未随而同往?”

“上尊确已亲领了卫兵随陛下前往祈山,却在祭礼之后,侍人为陛下煎药时现备取药材之蛇尽死无余,若无那蛇毒为引,则药效不足以压制病症。

因为事关陛下性命安危,上尊不敢托派他人,遂亲自回宫取蛇……却就在上尊离开祈山当夜,祭宫寝殿便生大火……”

仅韩尹一个外人在此听着这番经过都觉揪心不已,更莫说慕辞又当如何焦心。

听了白薇简述那日事由经过,慕辞便在此屋中往来踱步不止,紧蹙着双眉更难掩心底焦乱。

“此事显然是有人故意设局,引上尊将非若置入陷阱……”

然而事已生,纵然当下旁观皆明如此,也无可挽局。

“我却不明,新帝当时已是储君,却为何还要如此处心积虑谋害陛下?”

韩尹问道。

“此事牵及前代恩怨,为臣不便多言。

不过今帝之母确为上尊所杀,故当时新帝纵已名正大统,亦心怀血仇不能释之。”

“不过大火之后,余烬废墟中只寻得一具尸,而近侍在陛下身边的贺昭郎与俞官人皆不知所踪。

此状被上尊压了下来,才未惹得新帝生疑。”

终于听得此事有了一丝转机,慕辞心中稍定,便也绕回座前,安身坐下。

“自事至今已逾两月,上尊既疑此事,也有意寻他,不知这段时日间可曾探得线索?”

说起此事,白薇也是面显难色,只能叹道:“上尊自然吩咐了我等几人司常府旧部暗中查探此事,只是……殿下今归而来,亦可见得京中之形已是大改,司常府中新领旧部,于此城中处处设有眼线,我等老人于外行事实在不便。”

“何况……当下新帝并未疑心祈山之事,我等也怕追查所行太甚,露了事密,届时反于陛下不利。”

“确是如此……”

慕辞一叹而应,韩尹在旁亦蹙眉而思。

白薇却向慕辞拱手行礼,“故今薇斗胆求请殿下,但念故日之情,万望垂助!”

慕辞轻轻托起她的小臂,示以还身,“白大人何行此礼?今日我本为陛下而来,所求唯愿寻得人归。

只是此后不久我亦将奉诏归国,行远于外欲查月舒之事只怕更为受束,届时还需仰仗大人之力。”

“白薇但凭殿下驱使!”

_

暂短议罢此事,慕辞与韩尹便依白薇引述小道循闾巷潜径重入坊间闹市,行归北城关下,西奉园的车驾犹候原地。

车归北城,待抵西奉园时日已偏西,而慕辞却一下车就瞧见有宫里的使者在候。

新帝御前的女官笑而迎至慕辞之前,拱礼而言:“女帝陛下有令,请殿下今夜入宫享宴。”

听得女帝欲邀殿下入宫,韩尹心中不免一紧。

毕竟身在异国宫禁,而新帝又显有将慕辞填入后宫之意,故哪怕明知慕辞心性之强断不会从之,他也还是不免担忧,万一女帝将殿下软禁宫中威逼强迫该当如何?

“今日仓促,仪整不备,尘风露服不便面圣,虽却礼不敬,却也不敢轻侮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