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花落谁家(1 / 2)

    说完,不等方毅回应,就挂断了电话。

    方毅握着话筒,眉头紧锁。

    这会是赵德汉的又一记阴招?

    还是真有有心人的善意提醒?

    无论如何,这通电话表明,最后的较量,绝不会风平浪静。

    匿名电话像一根刺,扎在方毅的心头。

    他相信,这绝非空穴来风。

    赵德汉在评审环节做手脚,几乎是必然的。

    对方很可能会抓住“管理经验”这个点大做文章,毕竟,运营一个综合市场与管理一建筑工程队,在表面上确实差异很大。

    距离提交最终投标文件和最后的评审答辩,只剩下不到二十四小时。

    临时调整方案已经来不及,必须在答辩策略和现场应对上想出办法。

    方毅再次召集投标小组核心成员,通报了匿名电话的内容。

    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妈的!赵德汉这孙子,就会玩阴的!”

    王海气得直拍桌子。

    “现在骂也没用。”

    张勇相对冷静,“关键是明天怎么应对。他们要是揪住管理经验不足这点不放,我们怎么反驳?”

    范刚挠着头,一脸愁容:“这……这咋说啊?咱们确实没管过市场啊。”

    方毅沉默着,大脑飞速运转。

    突然,他眼睛一亮,目光落在了墙上贴着的工程队安全管理细则和材料领用流程图上。

    “不,我们有管理经验!”

    方毅猛地站起身,手指点着那些规章制度。

    “运营市场和管理工程队,内核是相通的,都是对人、对物、对流程、对安全、对成本的控制!我们工程队能从一盘散沙到令行禁止,能严格控制材料和成本,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靠的是什么?就是这套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和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语速也越来越快。

    “我们可以把市场里的每个摊位、每个区域,想象成我们工程队的一个作业小组或者一个项目,把市场的卫生、治安、设施维护,对应我们工地的安全生产、材料保管和设备维护!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和移植我们这套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结合市场的特点进行优化!这比那些只有理论、没有真正带过队伍的公司,更有说服力!”

    方毅的话如同拨云见日,让众人豁然开朗!

    “对啊!”王海兴奋地叫道,“咱们管几十号大老爷们都能管得井井有条,还怕管不了一个市场?”

    张勇也连连点头:“这个角度好!把我们的弱势,包装成我们的独特优势!”

    范刚虽然不太懂具体怎么包装,但见方毅如此有信心,也用力点头:“方毅,你说咋办就咋办!”

    接下来,方毅带领团队,连夜调整答辩策略。

    他们不再回避“缺乏市场直接运营经验”的问题,而是主动出击,将工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