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联合巡视十(1 / 2)

拯救学渣 困困远 1576 字 3天前

博源看着系统地图上标注的烂尾产业园——就在县城边缘,几栋未完工的大楼像怪兽一样杵在那里,与旁边破旧的乡村小学形成刺眼的对比。

“明天一早,联系省纪委和审计厅,彻查平坝县的财政账目。”

组长在电话里的声音带着怒火,“不仅要查钱去哪了,还要查是谁拍板做的假账,谁在充当保护伞!”

深夜,博源站在招待所的窗前,看着远处教育局办公楼的灯光——那里还有人在加班,大概是在销毁证据吧。

系统面板上,“政策合规性预判”

的图标正在闪烁,下面弹出一行小字:【预判:若不彻底整改财政造假问题,类似“虚假绩效”

现象将在贫困县蔓延,导致教师队伍流失率上升30。

他想起陈慧老师说的话:“我女儿今年考上了师范大学,我却劝她别当老师。

不是不爱这个职业,是怕她像我一样,连应得的待遇都拿不到。”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博源心上。

他打开加密u盘,将所有证据分类整理好,最后看了一眼那份伪造的“教师签收单”

——上面的签名歪歪扭扭,却像是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望着他。

“放心吧,”

博源轻声说,仿佛在对那些老师承诺,“明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该你们的,一分都不会少。”

窗外的月光透过云层,照亮了远处的群山。

博源知道,平坝县的案子只是开始,在更多看不见的角落里,还有无数政策与现实的落差等着被填补。

但只要他们一步一步查下去,用证据说话,用制度兜底,那些写在文件上的“同等待遇”

,终有一天会真正走进每一位老师的工资卡,走进他们踏实安稳的生活里。

第二天清晨,当省纪委的同志带着搜查令走进平坝县教育局时,钱明正在办公室里焚烧文件。

那些灰烬飘落在他精心梳过的头上,像一层洗不掉的尘埃——就像那些被挪用的绩效补贴,终究会在阳光下,显露出原本的模样。

省纪委的介入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迅划开了平坝县财政造假的脓疮。

当搜查人员从钱明办公室的保险柜里翻出那本泛黄的“账外资金流水账”

时,连见惯了风浪的老纪检都倒吸一口凉气——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近三年的资金流向,其中“教师绩效”

一栏的备注赫然写着“转产业园项目”

“付领导招待费”

“补财政局窟窿”

,甚至还有一笔五万元的支出,标注着“钱局长女儿留学费”

博源站在一旁,看着技术人员用紫外线灯照射账本,那些被篡改的痕迹在灯光下显露出蓝色的荧光。

系统面板同步刷新着数据:【已核实挪用教师绩效资金376万元,其中210万元流入烂尾产业园项目,89万元用于标公务接待,77万元被个人侵占。

关联人员扩展至平坝县原县委书记、财政局长等7人。

“这些人怎么敢?”

理涛捏着那份留学费支出凭证,指节泛白,“陈慧老师的丈夫在医院等着做手术,他们却拿着老师们的救命钱送孩子出国?”

钱明此刻已经瘫坐在地上,曾经梳得一丝不苟的头乱糟糟地贴在额头上,嘴里反复念叨:“是王书记让我做的假账……他说产业园建成了就能带动财政,到时候再把钱补上……我也是没办法……”

“没办法?”

博源蹲下身,将一份教师联名信放在他面前——那是昨晚走访时,三十多位老师连夜写的,上面按满了红手印,“这些老师每个月拿着三千块工资,要供老人、养孩子,有人为了多赚点钱,晚上去工地打零工。

你拿着他们的绩效去填自己的窟窿时,想过‘没办法’这三个字吗?”

钱明的眼神涣散,看着信上的红手印,突然捂着脸哭了起来。

上午十点,巡视组在平坝县召开紧急会议,参会的除了县领导班子,还有省教育厅、财政厅的负责人。

巡视组组长将那份伪造的教师绩效台账摔在桌上,纸张散落一地:“国家三令五申要求保障教师待遇,你们就是这么落实的?用假账糊弄上级,用空话欺骗老师,平坝县的教育,就是被你们这群蛀虫掏空的!”

县财政局长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我们也是被逼的……产业园项目是省重点工程,当时要求必须按时开工,可县里财政没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