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6o章 捂暖整个冬天(3 / 6)

天扫雪的步数,在小本子上记着:“今日扫雪三十步,消耗馒头两个。”

他抬头看见雪人戴了新帽子,忍不住笑:“这雪人比许大茂还讲究,一天换两顶帽子。”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雪人:“家人们看这雪人夜景!

戴棉帽的雪人见过没?这叫保暖,老北京的讲究!”

他往雪人手里塞了个冻梨,“给它也吃点夜宵。”

槐花趴在窗边,看院里的雪越积越厚,远处的胡同口有人在堆雪墙,孩子们的笑声顺着雪飘过来。

她摸了摸兜里的烤栗子,还有点温乎,心里暖融融的。

傻柱端着热气腾腾的白菜猪肉粉条进屋时,她突然说:“傻柱叔叔,明天雪停了,咱能在院里滑冰不?”

傻柱笑着刮她的鼻子:“能!

我给你做个冰车,保证你滑得比谁都快。”

窗外的雪还在下,屋里的灯光黄澄澄的,映着墙上的年画,像把整个冬天都暖在了里面。

槐花知道,大雪只是冬天的一段路,后面还有更冷的日子,但只要屋里的炉火不灭,锅里的热汤不凉,院里的雪人不化,这日子就永远带着甜香,像那烤红薯的糖心,暖乎乎、甜丝丝的,能把最冷的冬天都焐热了。

而这样的日子,还长得很呢。

冬至这天,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槐花穿着张奶奶织的红毛衣,蹲在院里的雪人旁,给雪人戴了副自己的小手套。

“雪人,今天冬至,要吃饺子哦,”

她小声说,“不然会冻掉耳朵的。”

傻柱从厨房探出头,手里拿着擀面杖:“槐花,快来帮我擀饺子皮!

今天咱包三种馅,白菜猪肉的、韭菜鸡蛋的,还有你爱吃的虾仁馅!”

张奶奶坐在炕边摘韭菜,嫩绿的韭菜在她腿上堆成一小堆。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她把摘好的韭菜递给槐花,“去洗洗,多淘几遍,上面有泥沙。”

槐花端着韭菜往水龙头跑,雪地上的冰碴子被踩得“咯吱”

响。

“张奶奶,三大爷在干嘛呢?一早上没见他。”

她边洗韭菜边问,水珠滴在雪地上,瞬间冻成小冰粒。

“在屋里算账呢,”

张奶奶笑着说,“他说冬至这天算账最准,能算出明年的进项。”

话音刚落,三大爷背着个布包从屋里出来,布包里鼓鼓囊囊的。

“许大茂呢?”

他往院门口瞅,“我托他买的冬至祭祖的香烛,该拿来了。”

“在呢在呢!”

许大茂举着手机跑进来,布兜里揣着香烛纸钱,“家人们看!

老北京冬至祭祖的讲究!

香烛得是红烛,纸钱得是黄表纸,三大爷说这样祖宗才收得到!”

三大爷瞪了他一眼:“别对着祖宗的东西拍,不恭敬。

槐花,跟我来,咱去院后的小祠堂拜拜。”

祠堂里供着几块旧牌位,蒙着层薄灰。

三大爷用布仔细擦着牌位,嘴里念叨着:“祖宗保佑,明年风调雨顺,院里的人都平平安安,傻柱的饺子卖得好,许大茂的直播不卡壳……”

槐花学着三大爷的样子,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额头磕在冰凉的蒲团上,却不觉得冷。

“祖宗,我想要个新书包,”

她小声说,“还想让雪一直下,能堆好多好多雪人。”

三大爷听见了,笑着拍她的头:“祖宗保佑你,等开春就给你买新书包,雪嘛,下够了就得停,不然菜都冻坏了。”

回到院里,傻柱已经擀好了一堆饺子皮,圆滚滚的像小月亮。

“快来包饺子!”

他往槐花手里塞了个小擀面杖,“你擀小的,我擀大的,比赛谁擀得圆!”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包饺子的场景:“家人们看这饺子皮!

薄如纸!

傻柱这手艺,能开饺子馆了!

想学的扣1,我让傻柱出教程!”

他说着,也拿起个面皮,往里面放了一大坨馅,结果捏的时候馅从边上挤出来,像只漏了的小钱包。

“你这包的是包子吧?”

傻柱笑得直不起腰,“馅少放点,不然煮的时候得破。”

张奶奶包的饺子整整齐齐,褶子像小扇子,她教槐花:“捏的时候得把边捏紧,像这样,一圈褶子,又好看又不漏馅。”

槐花学着捏,结果捏成了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