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
第三个是**阿珍**,一位来自四川的姑娘,从小在厨房长大,对川菜有着独特的理解。
第四个是**小杨**,一个大学生,平时就喜欢做饭,这次是来体验生活的。
小雨看着他们,郑重地说:“你们愿意来学厨,我很高兴。但我要提醒你们,这间厨房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传承。你们要学会的不只是做菜,更是做人。”
四人齐声答应:“我们明白!”
训练从最基础的刀工开始。小雨亲自示范,教他们如何切葱姜蒜,如何控制火候,如何调味。
棒梗则负责教他们翻锅、炒菜,每一招每一式都严格要求。
李学武则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点评几句,但更多时候只是默默观察。
几天下来,四个学徒都累得不行,但没人喊苦。
“小雨姐,这锅太重了。”小林一边翻锅一边喘着气。
小雨笑着递给他一瓶水:“坚持住,做菜没有捷径,只有练。”
阿珍擦了擦汗,笑着说:“我小时候看我爸炒菜,总觉得他像在跳舞。现在才知道,那不是舞,是功夫。”
老张看着他们,感慨地说:“你们这代人,真不容易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徒们逐渐掌握了基本功,也开始上手炒菜。小雨和棒梗也终于能稍微轻松一点。
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游客越来越多,厨房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
“小雨,这样下去不行。”棒梗皱着眉头说,“我们每天要接待几百人,食材都快不够用了。”
小雨点点头:“是啊,而且很多游客根本不懂规矩,吃完就走,连碗都不收拾。”
李学武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们得做个决定,到底是继续扩张,还是守住原来的模式。”
小雨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我们可以在隔壁租一间屋子,专门接待游客,而这边,留给街坊们。”
棒梗眼前一亮:“对啊!我们把游客和街坊分开,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也能保持厨房的原貌。”
李学武点头:“这个主意不错。厨房是街坊的厨房,不能因为名气就变了味。”
说干就干,小雨立刻联系了房东,租下了隔壁的一间铺面,简单装修了一下,取名叫“四合院?味道”。
新店开业那天,小雨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心中五味杂陈。
“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店了。”棒梗感慨地说。
小雨笑着点头:“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新店开业后,游客有了专门的就餐区域,而老厨房依旧保留原貌,街坊们依旧可以像以前一样,坐在长椅上聊天、吃饭。
“小雨,你们真了不起。”一位老街坊感慨地说,“这厨房,终于有了新的生命。”
小雨看着那口老锅,锅底的裂痕依旧清晰可见。她轻轻抚摸着锅沿,心中默念:**“这口锅,不只是锅,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
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小雨站在厨房门口,望着那口老锅,心中百感交集。自从《舌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