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杨云天俨然成了天工阁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同一位勤勉的“宗门溜子”
,在两座广场之间来回穿梭,潜心钻研。
尤其是那半月一次的长老授业,他竟是期期不落,场场必到。
他这条突然闯入的“鲶鱼”
,立刻在原本平静,甚至可说是一潭死水的授课长老群体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那些原本将授课视为应付差事、敷衍了事的长老们,开始感到惴惴不安。
杨云天倒并非存心找茬。
起初听费长老授课确是临时起意,但后续其他长老的课程,他却是带着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关于“本源派”
炼器的真实疑问前去求教的。
在他看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乃是求学之根本,无可厚非。
然而,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的“问题”
,往往过于深奥。
杨云天将自己定位为刚踏入“本源派”
门槛的新学徒,但他自身那深厚的“灵纹派”
底蕴与丰富的炼器经验,使得他的思考维度远普通弟子。
有时一个看似基础的问题,深究下去,却牵扯到炼器原理、能量流转、乃至不同流派理念的碰撞,体系庞大,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解释清楚。
加之杨云天骨子里那股不弄清原理誓不罢休的执拗,有几次,他接连几个问题,直接将授课长老问得哑口无言,场面尴尬。
更有一次,某位长老在讲解一处关键时明显出现了理论谬误,被杨云天当场指出,那位长老顿时面红耳赤,羞愧难当,竟愤而拂袖离席。
在杨云天看来,理不辩不明,学问一道本该如此严谨。
对于那位讲错的长老,他确实未加辞色,认为这等误人子弟之行,影响的是一大批弟子的未来道途。
尤其是当授业者被冠以“前辈大师”
之名时,又有几个低阶弟子,敢于质疑和反驳其权威理论?
大体而言,杨云天自觉这番“求学”
行为,光明正大,于理无亏。
但在那些授课长老眼中,情况则截然不同。
原本只需照本宣科、轻松混过两个时辰的“美差”
,如今却必须提前精心准备,反复推敲逻辑,生怕被当场问住,颜面扫地。
几位已被“深度请教”
过的长老满腹怨气,而那些即将轮值授课的长老更是如临大敌,压力巨大。
可偏偏,论武力,他们自知不是这位洛长老的对手;论炼器技艺,更无人敢夸口能稳压他一头;对方同样位列长老,还不能像训斥普通弟子那般随意呵斥……种种憋屈,简直无处泄。
最终,怨气积累之下,十余位长老联合起来,找到了现任宗主宫芸——天工先生的孙女,向她集体抗议。
他们不敢提及其他,只希望能求得一项特权:禁止这位洛长老再来听课!
面对十多位资深长老的联合施压,这位平日里处事干练的女宗主,此刻也是头大如斗。
她三个月前应友宗之邀,外出炼制一批重要器具,这才刚回宗门,就碰上了这么一件棘手的麻烦事。
虽然这位洛长老并非她亲自招入,但作为一宗之主,关于此人的种种传闻她也略有耳闻。
情知此事难以简单处置,她索性便将这个难题带到了后山,向自己的爷爷,天工先生求助。
与宫芸一同前往后山禁地的,还有副宗主刘大猛。
他虽非此次抗议的起者,但身为副宗主,面对十多位长老的联合诉求,同样感到棘手万分。
宫芸简要将事情原委陈述完毕,一旁的童子便率先笑出了声,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看向天工先生:“老夫说什么来着?这小子绝非安分守己之辈,迟早给你惹出麻烦来,你当初还不信!”
天工先生却并未立刻回应肃立等待指示的两位宗主,而是扭头对着老友,语气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得意:“你啊,就是羡慕!
这等旁人求都求不来的‘麻烦’,落在我天工阁,乃是宗门之幸!
送到眼前的泼天机缘,底下那帮蠢材竟然联手往外推,真是岂有此理!”
这最后一句话,语气骤然转冷,显然是说给站立不安的宫芸与刘大猛听的。
此刻,天工先生与童子二人正分别躺在竹制躺椅上,姿态悠闲。
一旁的小几上,沏着的正是杨云天送给童子的灵茶,香气袅袅。
天工先生手中尤自捧着那本《炼器札记》细细研读,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