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就是我们展所需要的人才、物资和技术。”
“第一,关于粮食问题。”
他看向李云龙,“两个办法。
一,‘开源’。
立刻组织部队和百姓,进行大规模的春耕生产,这一点不用我多说。
我要说的,是第二点,‘引流’。”
“冈村宁次的‘囚笼’虽然破了,但他在平原上建立的那些商业网络和运输渠道,还在。
我要你,立刻成立一个‘根据地贸易总公司’。
我们要主动和那些敌占区的、愿意和我们做生意的华夏商人联系。
我们有什么?我们有山里的药材、皮毛、煤炭。
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粮食、布匹、药品。”
“用我们有的,去换我们没有的。
用商业的手段,去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只要价钱公道,我相信,有的是商人,愿意冒着风险,把粮食卖给我们。”
“第二,关于政权稳固。”
他看向赵刚,“我们人手不够,那就动群众。
在新解放区,立刻开展‘减租减息’和‘清算汉奸财产’的运动。
把从汉奸恶霸手里没收来的土地和财产,分给最贫苦的农民。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要让老百姓自己看清楚。”
“同时,开办‘基层干部成学校’。
从那些在运动中表现积极的农民和青年里,选拔人才,进行短期培训,让他们成为我们自己村的村长,自己乡的乡长。
把政权,真正地,交到人民自己手里。”
“第三,关于军事防御。”
他看向周卫国和楚云飞,“我们的主力部队,不能再分散驻守了。
必须立刻收缩,进行集中的、高强度的整训。
特别是‘铁流’和‘幽灵’,要扩编,要加强。”
“平原地区的防御,交给谁?”
张合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交给我们的‘朋友’。”
“命令敌工部,立刻和那些已经被我们策反、或者正在摇摆的伪军部队联系。
告诉他们,现在,是他们弃暗投明、将功赎罪的最好机会。
我们可以保留他们的番号,甚至给他们提供武器弹药。
他们的任务,就是替我们,守住那些二线、三线的城镇和交通线,成为我们和冈村宁次之间的‘缓冲带’。”
“冈村宁次想打我们,就得先打他自己的‘皇协军’。
我倒要看看,他这出戏,怎么唱下去。”
张合的“筑巢引凤”
计划,环环相扣,招招都打在了问题的要害上。
它不再是单纯的军事思维,而是将经济、民生、统战等所有手段,都融为一体的、更高层次的战略布局。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守住这片土地。
他要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能够自我循环、自我展、并且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
张合的“筑巢引凤”
计划,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在广阔的根据地里,高运转起来。
李云龙的“贸易总公司”
,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他派出的商队,伪装成普通的行商,带着根据地里的山货和煤炭,通过各种秘密渠道,进入了北平、天津、保定等大城市。
起初,那些敌占区的商人们,还心存疑虑,不敢和他们交易。
但当李云龙,开出了一个谁也无法拒绝的条件——所有交易,可以用日伪行的“中储券”
,也可以用黄金白银,甚至可以用根据地兵工厂生产的、质量上乘的肥皂、火柴等紧俏工业品进行“以物易物”
时。
商人们的顾虑,瞬间就被巨大的利润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