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联艺坊里巧思涌双花宴上情谊浓(1 / 3)

瑞国都城的春风,带着草木的清香穿过街巷。

位于西市的“联艺坊”

今日正式揭牌,朱红色的坊门两侧挂着“瑞云裁锦绣,焰灵酿芬芳”

的楹联,是林羽亲笔题写的。

坊内分为织锦、陶艺、农具、酿酒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摆着云罗与瑞国的工具,工匠们正围在一起交流技艺,气氛热闹而融洽。

“孙师傅,你看这云罗的陶土黏性大,掺些瑞国的河沙,烧出来的酒瓮会不会更结实?”

赵老根捧着一块陶土,向瑞国陶匠孙师傅请教。

他身后的案台上,摆着十几个刚成型的酒瓮坯子,上面一半刻着瑞云纹,一半刻着焰灵花纹。

孙师傅捏了捏陶土,点头道:“赵老哥说得在理。

我上次试过,掺三成河沙,陶坯不容易裂,透气性还更好。

对了,你那焰灵花酒的酒糟别扔,混在陶土里能当釉料,烧出来带股淡淡的酒香。”

“还有这等好事?”

赵老根眼睛一亮,连忙让徒弟记下,“等会儿我就去取酒糟,咱们试试!”

织锦区里,王织娘正和瑞国的苏绣师傅周娘研究新的针法。

王织娘手里的流云锦上铺着一张花样,是将云罗的“缠枝焰灵花”

与瑞国的“散点瑞云纹”

结合在一起,周娘则拿着银针,演示如何用苏绣的“虚实针”

让花纹更有立体感。

“周姐姐这针法真绝!”

王织娘看得入神,“你看这花瓣边缘,虚虚实实的,像真的有光在动。”

周娘笑着递过一根银针:“你试试?云罗的‘盘金绣’够华丽,再掺些虚实针,既能显富贵,又透着灵气,定能卖出好价钱。”

王织娘接过针,小心翼翼地绣了几针,果然比单纯的盘金绣多了几分灵动。

钱老板在一旁看着,笑得合不拢嘴:“等这新花样织出来,我就送到瑞国后宫去,让娘娘们也尝尝鲜!”

农具区的角落里,秦木匠和瑞国的铁匠吴师傅正围着一张图纸争论。

图纸上画的是一种新的插秧机,秦木匠坚持要用云罗的硬木做框架,说“结实耐啃,不怕田鼠”

;吴师傅则主张关键部件用瑞国的精铁,说“轻便省力,还不容易锈”

“秦老哥,这框架用硬木没错,但连接的轴必须用铁的。”

吴师傅拿起一根铁轴比划,“你看这轴上的齿轮,木头做的用不了半年就磨坏了,铁的能用三年!”

秦木匠摸着下巴想了想,点头道:“行!

就听你的。

不过这扶手得按云罗人的习惯做,短三寸,握着手腕不酸。”

“成交!”

吴师傅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等做出来,先给李大叔送去试试,他种的田多,最有言权。”

联艺坊的热闹传到后宫,苏婉正和兰妃、柳妃商量举办“双花宴”

的事。

所谓“双花宴”

,是要邀请云罗和瑞国的工匠、乡亲代表来宫里赴宴,一来庆祝联艺坊开业,二来也想听听大家对技艺融合的想法。

“我已经让人去请张奶奶、李大叔他们了,还有钱老板夫妇、赵师傅、徐农官也都在受邀之列。”

苏婉翻看着手边的名单,“兰妃妹妹负责宴上的歌舞,柳妃妹妹准备些新出的点心,咱们可得把这宴办得热热闹闹的。”

兰妃笑道:“歌舞我都安排好了,既有瑞国的《庆丰年》,也有云罗的《焰灵舞》,还让乐师把两曲子合了合,听着格外有意思。”

柳妃补充道:“点心也备了不少,有用云罗新米做的米糕,掺了瑞国的椰浆;还有焰灵花酥,用的是瑞国的黄油,又香又脆。”

几人正说着,翠儿匆匆进来:“娘娘,敖风督查派人送东西来了,说是给双花宴的贺礼。”

只见两个内侍抬着一个大木箱进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匹丈长的锦缎,上面用金线和银线织着一幅“百工图”

——云罗的织娘与瑞国的绣娘并肩刺绣,秦木匠和吴师傅一起打铁,赵老根和孙师傅围着酒瓮说笑,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连工具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这手艺……真是神了!”

兰妃惊叹道,“定是王织娘和周师傅合力织的吧?”

苏婉轻抚着锦缎,眼中泛起暖意:“这不仅是手艺,更是心意。

把这锦缎挂在宴厅的正中央,定能让赴宴的乡亲们感受到这份情谊。”